破3.5亿播放的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带火了一波文物拟人妆,化妆师纷纷为文物“发声”
最近,一部短剧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引爆网络,在抖音超过了3.5亿的播放量,被人民日报和央视疯狂点赞表扬。
通过走心的内容和深耕于我们血液里的民族记忆引发了情感共振,狠狠地赚了网友们一波眼泪。
故事的结尾,小玉壶在张永安的帮助下回到中国,找到了瑰葭路(归家路),来到她心心念念的博物馆,从包裹里拿出整整齐齐的毛笔信件,那是大英博物馆的“好友同胞们”写给国内“亲友”的家书。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,它们托这只玉壶,远渡重洋,带回对故乡的思念。所有的文物,在每天内心惦念着的话还是那句家国永安!
这一刻,文物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感情,曾几何时他们也无忧无虑地在出生的故土相依为伴,后来被掳走困于他乡,但血脉亲缘永远相连,这一场场跨越千百年的文物对话,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。
而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的灵感来自于一位粉丝留言,让各个文物拟人化,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……而视频博主回复:等我。
于是3个月之后迎来了这部剧爆火,它背后积淀的是广泛的人心和民意,这也代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据说,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实际数量很可能超过二十万件,几乎包含中国各个朝代,以及所有艺术种类:玉器、书画、刻本、青铜器、陶器、雕塑……
此剧过后,迎来了一波“文物拟人妆”热潮,正如剧中将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拟人化为一名绿衣少女,很多网友也开始COS起文物,想象文物变成人会是什么样子,又有着怎样坎坷波折的命运。
有以文物本身的特色为元素来化妆的,也有以文物背后的故事设计进行妆容的,化妆师们纷纷创作,为文物“发声”。
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中国古典妆发和装束,这不仅是传承古风美学,更是在传播中国文化符号。
当我们走进看似神秘的古代妆容时,便越发理解中国妆容的气场从何而来,每种妆容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,有着独具东方魅力的美。
-
如果你对古风妆容造型有深厚的兴趣;
-
如果你想要探索各历史时期的造型艺术;
-
如果你想成为专业的化妆造型师,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。
瑞尚创美化妆培训古风造型研修班开启招生啦!
我们的课程,就像一部时光机器,带您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,亲身体验并掌握古代发髻制作、历代梳妆、妆容造型,拓展你的艺术视野。